大明:开局治好皇孙,凭理工成圣 第七章 老洪的杞人忧天(1/2)

苏然听得很无语,揽着他的肩膀:“你这不就是杞人忧天么?

你就是个武将丘八爷,就算要担心,也得是上头皇帝担心。

况且,这周期有三百多年呢,

到时候咱俩早死的渣滓都不剩了。

你还担心这个?”

朱棣听得恼起来,一把扣住他的脖子,反驳说道:“苏兄,你是老鸦落到猪身上,

谁也别说谁黑!

你总说我咸吃萝卜淡操心。

可你呢?大把银子花出去,弄出这么大场面是为了啥?

不就是为了留下颗种子么?

或者说潜移默化的想去做,想瞒过我,嘿嘿……”

看着振振有词的朱棣。

苏然顿时被他说得一阵无语。

其实他做了这么多,真实目的。

还是为了解锁自己的气运系统。

穿越到这个时代,出于同胞之意,家国情怀。

出于对后世满清奴役汉族的憎恶。

苏然觉得自己有义务为这个时代做些事。

留下一些东西。

但他绝对没有不惜一切代价,肝脑涂地,牺牲自己的打算。

坐着马车,一路颠簸地回到南湖庄后。

苏然习惯性地打开气运系统一看。

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气运系统的横条直接推进5%!

获得积分45点!

这可就实在太奇怪了。

自己辛苦经营南湖庄,几百上千户的农家才提供0.05%的气运。

平日和洪延接触时,进度条推进顶多在1%到2%之间。

而这一次竟然就直接爆表了!

“奇怪了。”

苏然看着进度条:“到底老洪有什么突变,

一下子让气运飙升这么多?”

想来想去,他还是没想到这其中有什么关联。

索性也就不再想了。

与此同时,乾清宫内,灯火通明。

罗佥事正在向朱元璋汇报调查结果。

一旁站着太子朱标。

“……苏然起初来到南湖庄,地无一亩。

先是聚集拨流民制盐作坊,之后又开制冰作坊、香胰作坊日进斗金。

随后从高太医手中盘下南湖庄周围五千亩荒地,

招募流民统一开荒。

苏然所使用开荒工具截然不同,

开荒速度也颇有章法,集群合作下,开荒速度极快。”

朱元璋沉吟半晌,开口问道:“他待这些流民如何?”

罗佥事继续说道:“苏然挑选流民过程极是苛刻,

桀骜者不要,贪婪者不要,惰怠着不要,固执者不要。

不过,他待这些流民也极是丰厚,在新设农场内有专门食堂,

饭菜丰盛,有荤有素,

流民全凭发放饭票自行购买饭食。

除此之外,他还从流民中挑选适龄少年,传授格物算学。”

说着就将抄录来的课本递给朱元璋。

“……自然学、语文学、算学、格物基础?”

朱元璋接过来翻了翻,随即失笑:“用的都是大白话啊。

这倒是省事了。”

收起这几个课本来后,老朱不由陷入沉思当中。

一旁朱标虽说知道这件事。

但一时也不清楚老爹是什么心思。

“老大,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

沉思片刻的老朱开口问道。

“回禀父皇。”朱标毫不犹豫说道:“孩儿觉得此人博学多才,有治国之能,只是恐怕不见容于百官。”

一针见血的说法让老朱不由叹息一声。

“老大啊。”

朱元璋收起这几本书,淡淡问道:

“你在治史上下的功夫最大,你来给咱说说,

春秋战国的动乱根源在何处?”

朱标眉头紧蹙,思忖好一会才说道:“孩儿这些年请教过不少博学大儒,

都说是礼乐的崩坏,人性放纵。

但孩儿总觉得这种说法过于片面,只是始终想不透彻。”

“老大,你能想到这一步,就已经不错了。”

朱元璋满意地颔首说道:“可是今天,

这个小子却一语就道破春秋战国动乱的真正根源!”

说着他又摇头失笑一下:“说出答案来,可真是简单的令人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