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三个人看着双拳紧握的常浩南,他们当然知道后者正是因为这件事情才决定要在课程作业中给自己上难度。
他们不知道的是,常浩南当年差点就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只不过体检的时候被发现牙齿咬合不良所以被刷了下来。
“但是浩南,如果这样的话,可就不只是飞机设计问题了。”周书万从小在家里耳濡目染,懂得自然要比其他人多一些:“立足现有的成熟技术,就要是还要考虑生产制造方面的问题,但我们毕竟还只是大学生,根本无从得知我国目前航空制造技术具体是个什么水平啊?”
常浩南看了看旁边的周书万,在书桌前负手而立:“从一开始,我就没准备只是做一个不能落地的设计。”
按照常理来说,周书万的话当然是有没错的。
然而他作为一个从二十多年后重生回来的人,本身就超越了常理。
实际上最一开始的时候,要说改进歼7,常浩南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由魔改的“超7”计划衍生出的FC1枭龙战斗机,这架飞机从外形上已经完全看不出半点原来型号的影子。
但是在昨天见识了这个年代电脑的真实性能之后,他意识到在搞不到超算资源的情况下,想要靠一台普通PC把DSI进气道给设计出来就已经难比登天,更不用说同样改动很大的机体其它部分。
并且眼下国内能自主生产的最好的航发也就是涡喷13F,实在是不够推动一架第三代战斗机。
没办法,饭要一口一口吃,科研要一步一步做。
航空工业的发展不是个一蹴而就的过程,他目前的身份还只是个本科生,能撬动的资源有限,无法最大程度发挥系统的效率。
在上一世的同一个时间点上,常浩南的野望确实是设计出一种能够装备人民空军提高战斗力的机型。
但如今重活一世,甚至还有系统帮助的情况下,这个歼7改进方案对于他来说更大的意义则是一块敲门砖。
一块通往更广阔天地的敲门砖。
因此设计方案除了要体现出一定的先进性之外,还得足够短平快和接地气,能够在课程设计作业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且体现出自己目前对于航空工业发展的整体认识。
常浩南记得他这门课的老师叫做刘洪波,是个很年轻的教授,在下个学期开始之后不久就被借调走参加运7-200A,也就是后来新舟60客机的适航审定和技术改进工作去了。
时间正好在他们这一届的研究生推免流程结束之后。
所以刘教授的不少学生也跟着直接或间接参与了相关工作。
都是机会。
而常浩南现在最需要的恰好就是这种机会。
在确定了改进方案的基本原则之后,第一个开口的竟然还是张漫。
“南哥,我刚刚在图书馆查了一些过去已经存在的对米格21或者歼7的改进思路。”张漫说着把书包和布袋都放在桌子上,然后掏出了一大堆的资料。
“首先是我们国家已经有过的改进方案,把米格21的大三角翼更换成双三角翼,减小机翼平均弦长,增加展舷比,重点提高飞机的中低空机动性,不过因为进气道没有改进,所以头锥还是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雷达,所以别说超视距,甚至没有全天候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