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渡劫 二二八、谁给谁下马威(2/3)

对高价值目标的定点精确打击,更是为大家带来了非常震撼的视觉冲击,比所有的预想都还要容易得多。那兵败白如山倒的场景,让人觉得胜之不武。最后那轮对河边载人逃跑的货轮攻击,更是令人大跌眼镜,仅仅两架挂着两枚幺零柒火箭炮的无人机,就解决了所有的事情。简直不要太轻松,什么时候打仗已经变成打游戏了?

画外音又起:“历经一小时三十分的战斗,这支长期盘踞在东南亚某国的武装贩毒团伙已经全军覆灭,我们牺牲的两名同胞可以瞑目了,那些受到伤害的同志们的大仇也已经得报。可是,这一地区的武装团伙众多,彼此之间的利益复杂交错,我们的安保大队能否在这里生存下来呢,也还是一个未知数。”

画面中,周航从国内玉都带着一支无人机团队赶来支援,两只队伍汇合后,也才一百八十人。随后作为对方间谍的杜江携带着电台出现了,通过周航的说服教育,杜江加入了这支安保队伍,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从对方的消息渠道得知,缅北大毒枭坤沙集团出手了,号称三个师前来攻打盆山基地,于是一场兵分三路的阻击战开始了。

当大家看到这支一百八十人的安保团队,分成三路去打阻击战的时候,每一路只有区区五十人的小队,指挥部只有三十人留守基地大本营,那一千多俘虏也是一个不稳定因素。这样的指挥和安排都让人觉得,震碎了大家的军事常识和三观。

当影片放映到安保小队为了阻击对方炮团,到达预设阵地后的武器运输画面,再一次震撼了大家,这玩意还是多用途的。除了搞敌情侦查和对地作战意外,完全可以当运输工具使用。这种小巧的无人机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重视,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静静地观看着电影,期待着下一步的剧情出现。

当无人机飞出二十公里外,出现在视野中的敌方炮团,长达几公里的队伍架势,无疑是有视觉冲击力的。凭五十人的小队去对付一二千人的美式榴弹炮团,所有观看影片的领导们,心里都没有底。

影片在继续播放着,故事情节向前推进中,大家看到了这支阻击小队埋下了步兵反坦克装甲雷,然后所有对方部队都出现在画面中,五十人去对付他们,武器装备再先进也让人颤栗胆寒。这是典型的蚂蚁对大象的作战,完全不在一个体量上,是没有丝毫胜算的。

战斗打响了,当前面探索车队触雷爆炸的时候,后面的高价值目标车就同时遭到了攻击。前后的车辆都被炸毁了,这支一二千人的炮团就成了在峡谷盆地中,等待着屠宰的蠢猪,前后十来分钟的攻击,这支炮团就被自己携带运输的炮弹送上了西天。这完全是一边倒的屠杀,根本就称不上是战争,这场原来叫住阻击战的战斗打成了伏击战,伏击战打成了一边倒的屠杀。如果说这场战斗对己方造成的最大威胁是什么?那就是观察员的帽子被殉爆的气浪给吹掉了,这是唯一的一个惊险镜头,爆炸的气浪铺天盖地,仿佛吹出了荧幕。

这一支小队歼灭了来犯的敌方炮团后,立即转移阵地,准备投入到下一场战斗中。接着影片镜头随之一转,来到了另外两只队伍的阻击阵地上,当看到刘宇小队,为了阻击对方一个团的兵力还兵分两路的时候,所有人都更加无语了。这时,难道不是应该集中优势兵力,歼敌一部吗?

后面的战斗证明了,所有人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大家还是低估了这种无声无息的无人机,带来的战场态势改变。过去的一切作战理念和战术都被颠覆了,是要重新审视这种小巧低廉的无人机装备了。

接着大家看到了三只小队,合兵一处,对地方的司令部和主力部队发起了最后的攻击行动,看着各个高价值军事目标被摧毁,敌方连一点像样的防守都没有组织起来,很快就被四处开花和重点摧毁给打趴下了。一百五十人的安保队,硬是摧毁了一万多人的两个美械师,这震撼了所有的观影人。

两个半小时的新型无人机作战的战斗纪录片,终于播放完毕了,会议室的灯光亮了起来。张校长拿起麦克风说道:“大家已经看过了这部由国防部提供的,新型战争纪录片以后,不知有什么想法,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这时电子信息技术系的郭主任站起来了,他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的麦克风,打开麦克风开关后,开始说出了他的一些看法。他说道:“这种精巧的小型无人机适合山地和丛林的特种作战,并不适合大规模的兵团作战。目前我们要面对的是霉帝和苏修两大世界霸主,像这种玩具似的无人机对于大兵团作战,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这仅仅是我的个人看法,请大家不要再额外解读。谢谢领导,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