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渡劫 二〇一、大战将起(3/3)

1961年,国民党政府与缅甸泰国老挝政府达成协议,要求**残部撤回台湾去。

第二年,随着最后一批撤离时机的到来,张苏泉此时面临着一个抉择:到底是回去还是留下呢?

如果回去,他就要重新在台湾那弹丸之地上,继续过上无聊的生活;如果留下,他就要面对未知的危险和机遇。经过一番思考,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留下来。

张苏泉留下来后,并没有继续跟随李弥将军。因为李弥将军已经老了,没有什么野心和能力。张苏泉想要找一个更强大、更有前途的领导人,于是,他结识了坤沙。

张苏泉为坤沙训练军队,并为其购买武器和弹药。他还为坤沙建立了一个庞大而有效的情报网,并与各方势力进行谈判和交易。在张苏泉的帮助下,坤沙很快就成为了金三角最大最强的毒枭之一。

1969年,坤沙被缅甸军方诱捕,并被关押在仰光监狱。

张苏泉作为军师此刻脱颖而出,成为掸委会的实际领导人。他不仅继续扩大贩毒业务,还与缅甸政府和其他武装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他还与泰国、老挝、越南等国家的政府和军方进行合作,为他们提供情报和武器。他甚至还与霉国中央情报局有过接触,为他们提供了南亚各国**的情报支持。

所以,对于南亚各国**组织的镇压上,他称得上是一个十足的帮凶。

1976年,坤沙被缅甸政府释放,并回到了金三角。张苏泉欢迎他的回归,并将掸委会的领导权交还给他。坤沙对张苏泉十分感激,并将他视为自己最亲密的朋友和合作伙伴。

后来,两人一起建立了一个名为掸邦共和国的短暂国家,试图从缅甸分裂出去。

然而,这个国家很快就遭到了缅甸政府和其他武装组织的打击。1996年,坤沙宣布投降,并与缅甸政府签订了停火协议。张苏泉对此感到十分失望,但也没有选择反对或反抗。他决定随坤沙一起投降,并结束自己的雇佣军生涯。

张苏泉在投降后,并没有受到任何惩罚或追究。相反,他被缅甸政府赋予了缅甸国籍,并被封为掸邦民族英雄。他在仰光过上了安逸而富裕的生活,拥有了大量的房产和财富。他还结识了许多名流和政要,并与他们保持着友好的关系。

张苏泉在仰光的生活并不无聊,因为他有一个爱好:写书。他写了几本自传体的书籍,讲述了自己从辽宁到金三角的传奇经历。这些书在缅甸和中国大陆,以及香港台湾都有出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和争议。有人赞扬他是一个英雄和冒险家,有人批评他是一个罪犯和叛徒。但无论如何,这些书都展现了张苏泉幽默而风趣的写作风格。

对于已经过去了的历史性人物,我们只能用一种开放而包容的心态来看待,因为他是一个真实而丰富的人生,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不同的价值。

比如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欣赏或批判张苏泉:

第一、他是一个军事天才。他在缅甸北部打造了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作战勇敢的雇佣军队,为坤沙提供了强大的武力支持。他还精通各种武器和战术,能够应对各种复杂和危险的局面。

第二、他是一个情报高手。他在金三角建立了一个庞大而有效的情报网,与各方势力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交流。他还能够利用自己的情报资源,为其他国家和组织提供服务和帮助。

第三、他是一个幽默大师。他在写作中展现了自己的幽默感和风趣,让读者在感叹他的传奇经历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他的乐观和自嘲。他还能够用幽默来化解危机和冲突,赢得敌人和朋友的尊重和喜爱。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张苏泉的缺点和所犯的罪过:

罪过一、他是一个贩毒分子,他参与了金三角最大规模的贩毒活动,为坤沙提供了海量的鸦片和提纯毒品,他不顾毒品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巨大危害和痛苦,只为了追逐更多的金钱和权力,造就了许多杀孽和屠戮。

罪过二、他是一个背叛者,他背弃了自己曾经效忠过的国家和政府,投靠了缅甸北部的**武装。他还背弃了自己曾经信仰过的理想和信念,投降了缅甸政府,并接受了缅甸的国籍,还在缅甸享起了以前赚来的肮脏金钱,带来的富豪生活。

罪过三、他是一个隐退者,他在投降后,并没有为自己过去所做过的事情负责或赎罪。相反,他在仰光过上了安逸而富裕的生活,并享受着名誉和财富。他没有关心过金三角地区,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着的战争和灾难,后来西方世界,特别是霉国毒品的泛滥有他的一部分功劳。

总之,张苏泉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又敬又怕,又佩服又厌恶的人物。我们不能把张苏泉这人,简单地归类为好人或者坏人。因为这样做,会失去对这类复杂而丰富的人物的理解和认识,会失去对过去那一段不堪历史的了解,这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真实的人物。过去、现在、将来,这类人都还将继续出现在世界各地。

他在回忆录里却只字不提自己军师生涯里,最惨败的一次战斗,盆山战役那是他人生的第一次滑铁卢,是心里的一道坎,是他永远抹不去的一次伤痛。只有深深地在心里埋藏起来,让自己保留一丝丝尊严。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