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第三百三十八章 看人民日报的眼色行事(3/3)

“到底是和平饭店的套房,”邱岳峰忍不住感慨道:“居然还给配了台彩色电视机。”

“哪的呀,”陈佩丝:“这台彩电是豪华英式套房里的。”

邱岳峰:“给伱和江山搬来了?”

“我俩可没这本事,”陈佩丝边塞录像带,边解释:“刘小庆她们去借的。”

“噢,”胡啸点了点头:“咱们国家在某些方面,还是很照顾女同志的。”

邱岳峰:“她们人呢?”

“上电影厂去了,”江山目不斜视的看着电视:“说是在临走前,要去看望一位导演。”

“那位导演啊?”

“……”

话音落地,却无人响应。

这一会的客厅里,都在安安静静的瞧着电视。

屏幕里,一大片浩瀚的山脉,随着镜头在云海里忽隐忽现。

接着,当一条河流出现的时候,一行英文字母跟着就出现在了屏幕上:THE CASSANDRA CROSSING.

这一会别说是精通英语王世襄、朱家晋,就连深感奇怪的江山同志也都没发一言。

屏幕里高空俯摄的镜头,一推再推。

山脉、河流、城市、楼宇……

推至最后一镜时,一座医院出现在了屏幕上。

还没等电视机前的各位,感叹完医院的现代化。

屏幕里的几位医生,便掏出了无声手枪直接开干……

冰棒冰棒的紧张音乐,自此就一直没停过。

看着开头即**的影片,江山默默的接过了胡啸递过来的一支香烟。

之后压着声问道:“您说得就是这部影片?这片子不都已经配好音了嘛。”

“先看,”胡啸指了指电视:“看完再说。”

由于影片的内容过于紧张,以至于两个小时结束之后,屋里的几位纷纷端起了茶杯压压惊。

“江山,”胡啸弹了弹手里的烟灰:“你感觉这部影片该叫个什么样的片名。”

这会儿,同样也在弹烟灰的江山,却奇怪道:“我记得这片子在我们录《潜伏》的时候,就已经差不多完成配音了,怎么到现在才开始取片名?”

“片名早起好了,”胡啸缓缓说道:“小江你在厂里待得时日太少,不了解送片审核的过程。”

邱岳峰:“在将影片初审时,厂里就已经递交了片名,一般情况下,都是一主一备两个选项。”

“与此同时,也要同时递上一份说明材料,”胡啸接着道:“说明片名的选择原因,以及主次片名的差异。”

1978年后,电影的审核部门工序最多,四道关卡层层有理有权。

相对于其它国内拍摄的影片,译制片在引进之前就已经经历了两道审核关卡。

“那您给这片子起了个什么名?”

江山问出这话的同时,几位老同志也一块看向了胡啸。

刚刚才瞧明白的电影内容,这会一提到取名,知识的火苗噌得一下就蹿了起来。

“你听好了,”胡啸缓缓说道:“《卡桑德拉大桥》、《飞跃卡桑德拉》、《惊天大瘟疫》、《火车大灾难》。”

王世襄和江山一块:“这么多?”

胡啸苦笑了一下:“《THE CASSANDRA CROSSING》这部影片别说是在审核部门,之前在厂里的译制组也争得够呛,各说各的理,乍一听还都挺有道理的。”

“其实每个单位遇到这事都差不多,”江山笑道:“之前只要是报纸上新出现的外国人名,也都是百花齐放,各唱各的。”

胡啸笑了:“现在不敢了吧?”

“那是,一切都得看《人民日报》的眼色行事,”江山忽然笑着问道:“不过部分地区还没有跟进,你们知道香江那边都是怎么喊撒切尔的吗?”

陈佩丝好奇道:“怎么喊?”

江山:“戴卓尔。”

“听着还挺像。”

江山再问:“那你猜猜施汉诺说得又是谁?”

“嘶,”陈佩丝使劲搜罗了一遍他接触过的国外领导:“这人是谁啊!”

胡啸和江山一块:“西哈怒克亲王。”

“嘿,差得没边了。”

“其实不止是香江,”这一会,王世襄的兴趣也上来了:“台弯那边也一样,我们这边说莫扎特,他们那边说……”

朱家晋:“莫差尔特。”

“还有,Johann Sebastian Bach,”王世襄在说了一句纯正的德语后:“咱们这译成了巴赫,而对岸则是……”

朱家晋:“巴哈。”

“Jean Valjean,”一句法语后,王世襄继续显摆:“《悲惨世界》的主人公,咱们这翻成了冉阿让,对岸则叫他为……”

朱家晋决定将配合进行到底:“尚万强。”

见此情景,胡啸稍稍低头看了眼包里的另一盒录像带。

【一会看完后,一块帮我出出主意。】

没想到之前随口客气的一句话,竟大有可能成为现实。

原来这个屋里的几位教授,不但会考古,聊起翻译来也一点不输旁人啊!

(本章完)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