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第一百七十二章 全世界唯一的黄金部队(3/3)

只有到了李若诚这个级别,才可以享受到印数稿费的待遇。

但译作者的印数稿费,自然不能和作者相提并论。

江山曾经听李叔提过一嘴,如《飘》这样的作品,十万册的印数费也不过两百元左右。

“小江,看我给你带什么来了,”

交付了《飘》的稿费后,潘主编神秘兮兮的从包里抽出了一本书。

江山赶紧接了过去:“嘿,您还记着呢!”

“那当然了,”潘主编指着江山手里的书,道:“当初你说的时候,我还没当回事,没想到这书还真难搞。”

“可真是难为你了,”

江山怎么也没想到,自己随意说出的一句话,对方却记到现在。

虽然这本书,大哥前一阵子已经帮他买了回来,但此刻的江山依然非常感谢潘主编的帮助。

“许国璋英语?”李若诚抬眼一看:“这书又允许发行了?”

“没想到吧李老,”潘主编笑道:“不但允许发行了,比您这书还受欢迎呢。”

“那肯定啊,这书在以前就是紧俏货,更别说现在了,如今市面上哪有什么像样的英语教材。”

1963年的秋天,风靡中国英语教学领域几十年的《许国璋英语》正式出版发行。

其实这套书原本就叫《英语》。

只因为前四册由许国璋同志负责编写,所以,大家就只记住了他的大名。

这一会在江山看来,这本教材还真蛮有特色的。

比如什么“上个月我们到大兴县的村庄去劳动”,

或“在我们国家,学生不仅要从书本上学习,也要向劳动人民学习”。

尽管这书带着浓重的时代印记。

但,却一点没妨碍它在全国英语爱好者中的欢迎程度。

由于太受欢迎,这套教材索性被人民称作了《许国璋英语》。

可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在“十年”来临时,许国璋同志被列入了燕京外国语学院的重点批判对象之一。

《许国璋英语》连带它的几位编著者,全都被贴上了“封-资-修”的标签。

就这样,风靡一时的《许国璋英语》就此全面消失。

直到时间来到了1978年,《燕京日报》刊登了一篇《以革命导师为榜样,努力掌握外国语》的文章。

与此同时,伴着高考的恢复,被列入考试科目的英语,代表了国家对外国语的全面接纳。

面对国内高涨的英语学习热度,《许国璋英语》终于得以重新面世。

在海外教材还没有加入国内市场前,这本书几乎就是英语教材的代名词。

只要哪里通知将售卖《许国璋英语》,就一定会见到连夜排队等候的群众。

每当见到如此壮观的队伍,江山就直接冒出了曲线买书的想法。

于是,只要和出版社能搭上边的关系户,他都跑过去提了一嘴。

“你要这书做什么?”李若诚奇怪道。

在他的印象里,江山的英语水平都可以去当教书先生了。

“替江川要的,”江山解释道:“这丫头理科不行,我想着是不是给她换条跑道。”

潘主编第一次听到这说法:“换条跑道?”

“换条跑道的意思,就是给她换一个努力的方向。”

“你这说法倒听着新鲜,”

再次见到江山,潘主编还是想多问一句:“小江啊,最近在忙什么,有时间帮我们画本书吗?”

“其实吧……”江山也有不好意思的时候:

“其实,我最近一直在忙件事,本来还想过阵子去找您,既然您今天问了……”

江山想了一下,决定先把完成了一半的作品,拿给潘烨过过目。

几分钟后,当江山打开房间的电灯后。

潘主编和李若诚终于见到了江山口中的作品。

“这是你写得?”

只几眼的功夫,潘烨赶紧抬头问道。

“怎么样?”江山头一回如此紧张:“您看着感觉如何?”

“说实话,”潘烨重新看向江山的作品:“我还是头一回见到这样的作品,就算是整个出版社也没发行过此类作品。”

“哦?是嘛?”

其实,江山早心知肚明,他就是冲着这点来的。

(本章完)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