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死了?我听说那些希腊人都很会摔跤,打死也正常。”
“所以,如果按照理和理型的路线来区分,我们和罗马的有什么根本上的区别吗?”
“那区别大了。”傅远山答道,“最关键就是,不只是理-气,理型-物质这样的名实之辩。关键在于,我们认为理与气不可分。而罗马炼金术的本质,就是要把理型从物质中分离出来。而矛盾的交汇点,恐怕就在道祖身上。”
“道祖?”
“是。如果罗马人而某位神明处在道祖这个位置,那么他恐怕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登神,前往光明之中。但是道祖不会,因为登神就意味着理与气的分离。如果让道祖前往诸帝之列,那恐怕我们就真的成了殷商了——黄帝之数五,而大禹之数三,天下大吉。届时大吉之数恐怕又会增加一个七。”
说着,他看了一眼商洛:
“你想变成9吗?”
“那我肯定是不想的。《封神榜》里面给姜子牙的最终奖励是人间富贵和打神鞭,而不是成神。更何况,封神榜里面要是成了神,那就与仙道无缘了——道祖现在是这个状态吗?”
傅远山摇了摇头:“这只有道祖一个人知道了。我们这些晚辈后生,不站在道祖的位置也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或许到了他那個位置,就会有许多道路摆在面前。但至少,像罗马人那样集体离开尘世,这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
“其实罗马人自己也不那么想要”
就他所知的罗马人而言,他们之中没有一个对“果壳里的无限宇宙”抱有期待,只有那些没有选择的人,会庆幸自己还能继续保留意识。
“我直接打个比方的话”他对傅远山解释道,“罗马人普遍的观念是,他们想要先去往生到十方净土,然后再修。虽然去十方净土是好事,但活着当然才是更好的事。往生到净土只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这听着本身没什么问题。但从刚才的角度来看,理和理型虽然只差了一个字,但这似乎代表我们两边对‘神秘’的认知完全相反。我们更相信人类的潜能,我们也更愿意去实现人类的潜能;而罗马人,似乎是希望通过学习来慢慢靠近永恒的天理。”
“这意味着,我们之后终究会分道扬镳吗?”
“倒也未必。无非是又一个理气之争罢了,而且分歧不算很大。说实话,孔子和孟子差别其实非常大,但我们还是两边都一起念。只要孔子和孟子不见面,倒也不用担心他们打起来。这点,我们和罗马倒是很像——理想归理想,我们双方都不至于因为虚无缥缈的理想而产生什么隔阂。除非,我们产生了现实中的冲突。”
说完,他琢磨了一下:“所以维多利亚帝的意思是,我们的发动的灵煞震爆,直接把罗马往灭亡的道路上推了一一大步?”
“她确实是这个意思,不过她没怪我们。”
“她个人的意思不能代表罗马——我看罗马会被波及的根本原因还是太弱了,或者说他们还不够聪明。我反倒认为,这弥散到全球的灵气简直是罗马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