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 第六十四章 蜂窝煤和土灶的诞生,煤炭收为国有。(2/2)

这玩意最好是黄泥加锯末,这样燃烧起来才会更加充分。

相应的模具也因此而定了下来。

有了蜂窝煤之后就是煤炉了。

赵泗小时候家里还有煤炉,仿造起来并不是十分困难,但是有一个问题,煤炉外面是包了一层铁皮的。

就这一层小小的铁皮,普通的百姓也是消费不起的。

于是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赵泗开始和匠人们商讨改良的可能。

最终弄出来了陶制煤炉,经过多次测试和改良以后,基本上不影响实用了。

这样以来,通体需要用到铁的地方也就只剩下封口处了,这点对于百姓来说倒是没那么难以承担了。

至于夹煤换煤用的火钳子那就没什么太大的办法,暂时只能用消耗品。

考虑到火钳子的问题,煤炉可能对于最底层的百姓来说依旧不是十分实用,赵泗又开始和匠人们尝试烟囱土灶。

这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这个时代烟囱和锅台本来就有,组合起来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第一代设计出来的灶台十分豪华,有精密的烟道甚至于风箱助燃。

这一代设计被赵泗保留,不过并没有进行推广,无他,你得考虑百姓不是职业工匠。

对于推广民生的东西,一定要简单简单在简单,实用实用再实用,便宜便宜再便宜。

不过也不能说这群匠人的设计有问题,赵泗也没有弃之不用,而是保留了下来,未来也说不定有用到的地方。

一连被赵泗否定了无数次方案以后,匠人们集体摆烂,干脆用泥巴活稻草搭出来一个简易的灶台外加一个又短又简陋的烟囱给赵泗过目。

赵泗给予了通过。

铸模泥砖搭灶台赵泗压根想都没想。

永远不要高估这个时代黔首的动手能力,像这种黄泥活稻草,能够保证助燃和通风去烟的简易灶台,对于黔首来说才具有普及的可能。

工匠们最差的设计被赵泗通过了,赵泗自掏腰包给予赏赐,工匠们甚至不肯接受,再赵泗的强烈要求之下,一群匠人跟吃了屎一样接受了赵泗的赏赐。

“除了关中,天底下的黔首大部分还在使用耒耜耕种,甚至很多地方的百姓连什么时候灌溉都还不够明白,他们的房子都修的七扭八歪,这样的精美的灶台,难道是能够凭借他们个人搭建出来的么?”赵泗认真的开口解释。

“想要推广到天下的东西,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一定是简单,哪怕因此而稍微劣质一些也无妨,像这种涉及千家万户的东西,必须满足的一个要求就是只要是个人稍微看看大概就能够自己弄出来,只有这样,才有推广天下的可能啊。”

赵泗最终选定的设计方案让工匠们甚至不愿意接受赵泗的赏赐,这件事始皇帝也有所耳闻。

如今赵泗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况且我也没有因为选择了这个土灶而放弃他们其他的设计方案。

譬如这煤炉,我估计真正会广泛使用的群体应该是居住在城中小有余财的黎庶。

像他们设计的精美的灶台,我认为能够用的上的群体应该是较为富硕的贵族之家。

而真正在底层的黎庶我见过,他们连鞋都穿不起,衣服都买不起,一年到头半年都在忍饥挨饿,这样的人家只能就地取材,而且取的得是那种不值钱的东西,所以才有了这一款用黄泥和稻草活活,看一眼就知道怎么搭的灶台。

只要这个灶台能够排烟助燃烧饭,那对他们来说就已经足够实用了。”赵泗开口道。

始皇帝点了点头又觉得好笑。

赵泗这小子倒是奇怪,平日里一副没甚么心眼的样子,可是倒是这种涉及民生的事情,他总是会想的很细致,尽力的把最最底层的黎庶给顾上。

他能够感觉到,赵泗对这样的一个群体是有感情的,可是赵泗的人生履历又实实在在的摆在那里,赵泗这种感情来的毫无道理。

这不是同情,也不是怜悯。

是……感同身受?乃至于尊崇?

始皇帝不是没见过对穷苦众生抱有深刻同情怜悯的人,但是赵泗对这群人的感情和他们不一样,赵泗不是高高在上的,相反,他是把这群人放在最里面的。

“陛下,接下来大巡天下的时候,途径各地,我想沿途对土灶和石涅粗制进行推广,也希望陛下接下来可以准许以石涅代替薪柴,这样一来石涅的推广速度就能够加快很多。”赵泗脸上带着笑容认真的开口说道。

始皇帝点了点头,这是惠而不费的事情。

相比较于这些,他在意的是其他事情。

在赵泗美滋滋的离去以后,始皇帝召来李斯,经过商议之后,定下条例。

境内石涅矿产,统一收归国有。

附近有石涅矿产的郡县,可以尝试进行官媒和蜂窝煤以及煤炉的贩卖。

(本章完)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