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曹昂有大帝之姿 第三百二十六章讨贼诛逆,大军克日启程,兵发长安!【大章求月票求订阅】(2/3)

看着信上以李儒的口吻,同时配合其笔迹,所阐述的简要计划。

曹昂心里感到很是满意。

将这封信夹在自己的藏书柜之后,曹昂负手来到窗前,目光飘忽的望着外面,此刻已经绿意盎然的花园,以及那凌空直下的烈日盛阳。

思绪不由飘到了长安城中。

根据李儒所提供的计划简述,曹昂基本可以确定,董卓是难逃此劫,自己多半会在率兵赶往长安,即将抵达的路上,收到从那边传来董卓的死讯。

毕竟在没有李儒的情况下,吕布配合着王允等人,都能干死董卓,而现在有了首席谋士这位最大内鬼的帮助。

那当真好似在董卓的棺材上,用铁皮加钢钉狠狠的钉了一圈,根本看不到董卓活下来的可能。

而这也正合曹昂之意。

他要的就是董卓先死一步!

一定要赶在自己正式率兵抵达长安城下,攻破长安城之前,就让董卓踏上黄泉路,这是最好的局面。

否则等曹昂亲自来杀的话。

那他就很难继续保证和董白之间的关系了,董卓再怎么混账不干人事,那也是董白的祖父,是有血缘关系的。

董卓死于非命,死于任何一个人手里,董白了不起伤心一阵,这事也就算过去了,一切和曹昂无关。

可要是死在曹昂手里。

那让妹子怎么过这一道心坎?

曹昂不怕麻烦,但没必要增添麻烦,尤其是事关自己亲近爱护的人,那自然是责任能甩多干净就甩多干净了。

至于说放董卓一马,饶他不死。

这个是决计不可能的。

这黑胖子是必须死,否则曹家还怎么继承他的一切遗产?

况且容许这家伙活在世上的话,那隐患实在太大了,万一哪天他又重新站起来了,岂不是给天下给自己找麻烦?

所以他还是安心的离开比较好。

………………

初平三年六月初。

濮阳县城外已是整装待发。

整整数万大军在此集结,有步兵有骑兵,其中不乏威风凛凛的精锐军。

站在城楼上向远处看的话。

只觉人连阡陌,一望无际。

中军位置高高飘扬的曹字旗,以及分列在左右阵营之中,比主帅大旗稍稍矮一些的张、夏侯等将旗,无不是迎着风在高高飘扬。

今日虽晴空高照,气温炎热。

但强烈的日光映照在锋利的兵器上,所反射出的片片白芒,却是充满了肃杀之气,令人不寒而栗。

而此刻在城门之外。

一处高大的祭台上。

曹操正以最高统帅,兖州州牧,并同曹家势力执掌者的身份宣读檄文。

向在场所有人宣告,起义兵出函谷关,举勤王大旗,讨伐逆贼董卓,解救百官公卿,迎回天子。

而在高台之下。

曹昂一边模样看起来认认真真的,聆听着父亲的宣读,一边对站在一旁的卢植小声说道。

“卢公,此番从濮阳城出发,在抵达洛阳城之后,咱们便要分道了,彼时我会继续率大军西进讨伐董卓,而您则将随我父亲一同留在洛阳城,准备重建洛阳,并推举天子重新登基。”

“家父虽为一军之主,但相比于您老而言,毕竟威望欠缺了些,也不足以全权料理这些事情。”

“所以到时候诸多事务,还请您老人家多多费心,稍微帮衬着点,无论如何,以天子归政洛阳为先!”

…………

卢植此时的心情显然不错。

面上挂满了笑容。

整个人精神奕奕的,和乐进当初在军都山找到他时,那副死气沉沉,眼看着命不久矣时的模样,简直判若两人。

在听到曹昂的言语之后。

卢植欣然点头,表示自己知晓,同时语调沉稳的回应道。

“子脩且放心便是,我虽没有主持过这样的事,但无非礼乐而已,我研习儒家经典,此事还是能料理一二的。”

“况且我为天子之师,教授他为政做人的道理,自然也是希望他能够重登大宝之位,继承先帝的遗志,光复我大汉朝廷,再兴汉室的,所以此番洛阳之行,我将会尽我所能,确保一切都顺利进行下去,不出半点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