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曹昂有大帝之姿 第二百六十三章张辽是哪来的草包?没听说过!【百万字了!求订阅月票】(2/3)

“如果只一味求快,却反倒因此而损兵折将的话,其实有违将军的本意,反不如稳扎稳打,来的更为妥当!”

……

曹纯之所以在张辽讲明目的之后,依旧坚持这样的看法。

并不是说他水平不行,看不穿战场上的形势,又或者胆小不敢打主动。

完全是因为他是曹家人!

在曹纯看来。

张辽这种外姓将领,肯定是以完成上面下达的任务,为第一要务,为此甚至可以做出诸多牺牲。

而自己身为曹姓族人,这一万多大军相当于家族资产。

他有责任也有义务,在完成曹昂交代给他的任务的同时,还要尽可能的保全,这支隶属于曹家的有生力量。

这就是建立在不同立场上。

所产生的思维方式的差异。

张辽是个聪明人。

他第一时间或许没反应过来。

但是在深思熟虑了一番,又仔细品味了一下曹纯方才的话语后。

当即有所明悟。

在心里打了一番腹稿。

“啪!”

张辽用手在桌案上轻轻的拍了一下,发出了一记脆响声。

而后斩钉截铁的说道。

“子和此言,可谓谬矣!”

……

张辽先给曹纯的话做了个定性。

接着温声和气的说道。

“将军的确说过,他对于张燕等各方势力,有过相应的安排,留给我等的时间,或许不止三五日那么短暂。”

“但是你我三人作为领兵作战,行军指挥的将领,又岂能把战场胜负的因素,依托在尚未可知之事上面呢?”

“非是我对将军不敬,只是倘若将军某一环出了纰漏,而彼时我等却依旧深陷于此处战场上,那恐怕会造成难以估量的严重后果!”

一边说着。

张辽一边朝邺城的方向拱了拱手。

满脸恭敬和郑重之意的续言道。

“除此之外,还有一事,却是令我做出如此决定的根本原因。”

“那就是在将麾下大军,尽数交予我等三人之后,留在邺城中拱卫将军的兵卒,尚且不足千余人。”

“而想必子和你也知道,邺城上下如今极为不安定,各大小家族背地里在琢磨着些什么,谁也不知道。”

“倘若时日尚短,那将军还能强力弹压,可要是旷日持久,仅凭不足千人,一旦城中生出内乱,随时都有可能对将军的安危造成威胁!”

言及此处。

张辽右手握拳,重重的向下一挥。

发出了一句慷慨的声音。

“所以我们必须坚持速战速决,一举击溃眭固等人,然后火速赶回邺城,前去拱卫将军!”

……

至此。

曹纯的面色已轰然大变。

他对曹昂的忠心耿耿,绝不下于任何一个人。

如果只是关乎到战场本身,那曹纯恐怕还要思量一番,可要是和曹昂的安危有关,他岂能不将之看做头等大事?

“唰!”

曹纯二话不说。

便对张辽拱手应道。

“便依文远所言,我军明日不进涉国县城,直奔清漳水东岸屯兵驻扎!”

见曹纯也同意了自己的作战计划。

张辽脸上显露出几分笑容。

其实此番率军出征。

曹昂所任命的三军主帅就是张辽。

乐进和曹纯各为其左右手。

并且有明言吩咐过,平日里的大小事务,大家商量着来。

可一旦意见相悖,决策相左的话,就必须听从主帅的命令,从而避免曹军内部各拿一个主意,导致出现混乱。

张辽完全可以行使自己主帅的权力,强行命令曹纯照章办事。

只不过曹纯毕竟是曹家人,而且在级别上和自己没什么太大差别,如果强行摆出主帅的威仪,事情是办成了,可日后就难免结下梁子。

因此能用言语劝服,是最好不过。

不过在得到二人的一致同意后。

张辽还是额外说了一句。

“二位还请放心,在下并非顽固之辈,倘若事不可为,那自然会迅速撤回涉国县城,据城而守。”

“如今在河岸边摆开阵势,此乃进可攻退可守而已,我军早已立于不败之地,又有何忧哉呢?”

…………

翌日清晨。

在简单的用过早饭之后。

张辽便下令全军出发,以最快速度赶赴漳水河畔。

反正已经确定敌人,距离河岸边还有一段路程,况且有漳水从中隔断。

曹军即便不计气力消耗的赶路,也不用担心和敌人进行遭遇。

有了这般便利。

大军的行军速度可谓提到了极致。

原本需要走上一天的三十里路程,如今直接缩短了一半,才刚过晌午没多久,就已经越过了涉国县城。

并且在下午边抵达了漳水东岸。

只不过付出的代价,就是全军上下气力消耗的厉害,甚至在选好的驻地旁休息了好一阵,方才有力气结营。

而在第二天中午时。

曹军负责盯着对岸的士兵,才发现了小黑山贼的到来。

远比曹军要更近的距离,却用了整整一天半的时间,不仅脚力慢,而且队伍懒散,非常符合流民的特征。

……

漳水东岸。

曹军特意搭建的高台之上。

张辽等人站在上面,遥遥向着河对岸张望着,观察着黑山贼的动静。

此刻隔着一条稍显宽敞,但依旧能清晰看见对岸的漳水,河岸两侧的景象,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东侧曹军营地中,可谓秩序井然,军阵分布严整有序,士兵们一个个精气神十足,面对军中将校的吩咐,正有条不紊的做着手头上的事情。

反观黑山贼到来之后。

那临时搭建的营地,真可谓是混乱不堪,东一个帐篷,西一个营寨,完全没有任何章法可言。

军装士兵,绝大多数也都是面黄肌瘦,除了极少数能够拥有兵器之外。

其余绝大多数,都只是身上裹一层布,然后拿着砍伐下来的竹矛,以及石头磨成的农具。

双方战斗力可谓是天壤之别。

能够料想到的是。

一旦没有这条河从中阻隔。

就以现在这个状态,即便敌军人数再多,战斗初开始时,也会被曹军这边给压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