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曹昂有大帝之姿 第二百五十六章敌军两路并进,已是风雨欲来【求订阅求月票】(3/3)

说到这里。

曹昂稍微顿了顿。

接着才悠然长叹道:“我此去就是为了堵上这个口子。”

“否则按正常的行军速度,接近十天时间,足够郡中上下跑个一空了!”

……

直至此时此刻。

几员大将,方才彻底明白曹昂的意思,知道了自家将军的深意。

的确。

外面有十几万贼军逐渐逼来,虎视眈眈,而内部却一个姓曹的都见不着。

甚至连作为首席文臣的荀攸,此刻也随军出征了。

这换谁不感到恐慌?

而时间一长,恐慌堆积之下,恐怕就要演变成收拾行囊跑路了。

不过想到这里。

张辽却是猛的想起,自家在临行之前,还是留了一些后手的。

当即便忍不住向曹昂进言道。

“将军,末将记得,我军在临行之前,您安排了文谦领千余人在邺城镇守,以确保不出乱子。”

“除此之外,还有审配、许靖和毛玠三人,负责处理郡府中的政务。”

“有他们几位相互配合,想必是能够稳住局面,待大军到来的啊!”

倒不是说张辽非得把曹昂给留下。

又或者强行和曹昂对着干。

实在是曹昂如今身为一军主帅,同时也是东郡和魏郡编制下,曹军的灵魂人物,怎能轻易而动呢?

咱们的曹将军,早就已经不是当初,依附在老曹将军麾下,只做一虎贲校尉时候的他了。

一举一动,还是得悠着点。

这才是张辽出言劝说的根本原因。

……

曹昂明白张辽说这番话的含义。

因此并未表现出什么不满。

只是耐心的分析起了,刚才提到的几个人名。

“文谦自然是勇猛无比,能征善战,但他对于魏郡上下而言,毕竟是一张生面孔,况且他手头上只有千余人,能有多大的分量呢?”

“而审正南如今虽为郡中功曹,可他原本就是魏郡人,且之前一直不受重用,只在郡中任一小官小吏,在魏郡各方的心中,他根本不能代表我们。”

“至于文休和孝先,他们二人在魏郡同样声名不显,处理政务和临机决断,自然是一把好手,但想要替我安抚人心,终究还是差了些许。”

当然。

曹昂的意思,并不是说乐进和许靖等人不行,只是说他们在魏郡没有根基,本地人不会卖这个面子。

这些人在魏郡官吏和世家宗族的眼中,属于脸生而分量轻的小角色。

难道仅凭这些小角色。

就能够笃定曹家,一定不会放弃魏郡这块地方吗?

……

话说到这个份上。

有些道理就很明白了。

目前在魏郡上下各级官吏,以及大小世家宗族的心中,谁的威望最高?

毫无疑问是曹昂!

别看曹仁如今担任魏郡太守,但谁都知道,真正拿主意,掌控全局的,还得是站在曹仁背后的曹子脩将军。

因此只要曹昂出现在邺城。

郡府上下的人心瞬间就能得到抚慰,任何不稳定的因素,都会顷刻间被清除殆尽。

连一把手都出现了。

还需担心曹家会放弃这块地方吗?

大伙并肩子上,一心拥护曹将军,蒙着头干就完事儿了!

也正是因为理解了这些东西。

张辽等人亦不再劝说。

只是请曹昂在出发之前,作出相应的部署,并带足人马,以确保安全。

……

当天下午。

曹昂便率领骑兵营。

火速向邺城进发。

如夏侯渊一般三日五百里,那多少有点难度,但日行百里,曹昂自问还是能够做到的。

接下来只希望一点。

那就是郡府中能够稳住!

哪怕运气不太好,在这三天时间内就酝酿出了变故。

也最好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否则缺口漏大了,那他即便是堵上,也要蒙受一定的损失。

而很多事情也正如曹昂所料。

此刻在魏郡邺城。

一场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

月票推荐票

ps.绷不住了,白天起来我再补上一个大章

(本章完)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