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匈奴人的脸后,赵曜没有急着回宫,而是去找贺莲芳了。
贺莲芳见赵曜来了,一点也不意外,略微好奇地问道:“匈奴人如何?”
“不怎么样……”赵曜把匈奴人挑衅一事跟贺莲芳说了,“我觉得匈奴人太小看我们了,简直没把我们大周人放在眼里啊。”
“正常,在匈奴人眼里,我们中原人跟他们养的羊差不多。”
听贺莲芳这么说,赵曜忽然想到一个词,那就是“两脚羊”。在梦中赵耀那个世界的历史上曾经出现外族人入侵中原,视中原人为两脚羊的情况。
“自古以来,中原人都不是匈奴人的对手。”虽然贺莲芳脸色平静地这么说,但是他的语气却带着些冷意。“中原人跟匈奴人打仗,输多胜少。为了中原的太平,不得不低声下气地跟匈奴人和亲。”
“我不喜欢和亲。”赵曜非常直白地说道,“用和亲换来的太平,太耻辱了。”
“是啊,但是前朝却以和亲为荣。”提到前朝对待匈奴人的态度,贺莲芳的脸色冷了下来,“其实,以前朝前期的实力,是完全能与匈奴抗衡的,但是前朝却向匈奴求和,送上他们的公主。”
前朝曾经出现过盛世。盛世时期,国力是最强的时候,按理说前朝不需要委曲求全地向匈奴人求和,但是前朝求和了。
关于这点,赵曜想不通,他不明白前朝的朝廷为什么这么惧怕匈奴人,连跟匈奴人打一仗的勇气都没有。最让人不解的是,前朝也有很多骁勇善战的将士,让他们去打匈奴,不一定败,但是前朝的朝廷就是不跟匈奴打。
每次匈奴南下侵犯的时候,前朝立马求和,送公主、送粮食、送金银财宝。
最可笑的是前朝的将士不用来打匈奴保护百姓,倒是用来自己人打自己人。内斗的时候,倒是打的非常凶。
“陈朝曾经攻打过匈奴,赢过几场,但是最后还是输得多,逼不得已和亲。”贺莲芳的语气非常无奈,“所以匈奴人才不把我们中原人放在眼里。”
赵曜冷笑道:“如果匈奴人以为我们大周跟前朝一样,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可不怕他们。”
“百姓还是怕匈奴人的。”其实不怪百姓怕匈奴人,这是从很久以前就刻在骨子里的害怕。
“从现在起,大周的百姓不用再惧怕匈奴人。”匈奴人抵达京城的时候,赵曜亲眼目睹了百姓们对匈奴人的恐惧。这的确不能怪百姓,只能怪以前的王朝没用,让百姓们一次又一次地遭受匈奴人的欺负。“以后会是匈奴人怕我们大周人。”最好能像梦中赵耀那个世界的历史上的某个朝代一样,把匈奴打的稀巴烂,打的他们不敢再靠近中原。
“说的没错,是时候报仇,让匈奴人开始惧怕我们中原人。”贺莲芳说完,眼底一片狠厉,“从此以后,要让匈奴人从骨子里害怕我们中原人。”
“二叔,我觉得新冒顿单于派人来京城是个幌子。”赵曜微微沉凝着脸说,“我感觉等这群匈奴人回到草原,新冒顿单于就会派军南下攻打大周。”
贺莲芳赞同地点点头说:“这一仗必不可免,不管这群匈奴人有没有查探到真实的军情。”
“既然必不可免,那就没必要对这群匈奴人客气。”
“以你父皇的脾性也不会对这群匈奴人客气吧。”
“这倒是,之前有大臣提出要以礼相待这群匈奴人,然后被父皇骂的狗血淋头……”赵曜把之前在早朝上发生的事情跟贺莲芳说了说。
贺莲芳听后,面露讥讽地说道:“这群文臣只会说礼仪,礼仪能震慑匈奴人吗?”
“幸好他们不像前朝的文臣是软骨头,一听说匈奴就吓破了胆。”虽然现在朝中的文臣喜欢讲究儒家那一套,但是好在没有失去骨气和尊严。
“如果文臣像前朝的文臣一听说匈奴来了就提出和亲,以你父皇的性子,只怕会杀了他们。”贺莲芳对皇帝的性子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了解的。
赵曜深以为然地说道:“有可能,不过文臣们倒没有提出求和。”现在朝堂上的文臣都是经历过前朝的暴乱,他们心里清楚一味的求和并不能换来真正的太平。“再说,皇爷爷在世的时候,定下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的规矩。”皇爷爷立下的这个规矩,倒是和梦中赵耀那个世界的历史上的某个皇帝很像。“没人敢违反这个祖训。”
贺莲芳在心里默默说道:这个规定不是先皇定下的,而是义勇太子提出来的。
义勇太子在世的时候,曾说过中原太平后,将要面对的是匈奴。在面对匈奴时,如果像前朝一味的求和,只会让匈奴变本加厉。想要真正解决匈奴的问题,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打,打到匈奴人怕为止,打到匈奴人不敢再有一点侵犯中原的心思为止。
五、六年前,新冒顿单于异军突起时,就让皇帝对匈奴起了警备。如果在那个时候跟匈奴打,大周虽然不会一定输,但是也不一定能赢。
这几年,大周做好了充足应对匈奴的准备。如果新冒顿单于真的要南下攻打中原,大周很有把握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