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治大明 第三百五十四章 文气在赣,命途多舛(2/3)

刘吉倒是能够将事情处理得漂漂亮亮,对自己这个帝王亦是忠心,但却少了一种开创精神,只能勉强算得一个合格的首辅。

不过一切似乎冥冥之中早有天定,就像万安突然就这样没有了一般,现在的帝国或许就不存在良相。

正当京城还在冰雪的覆盖之中,远在万里之外的江西已经迎来了春意。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正其心者,先……”

……

在江西辽阔的大地上,各个学堂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这里显得人文鼎盛,而江西时下的文气确实是冠绝全国。

建文朝唯一一场殿试中,科举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都是江西吉安人,从而诞生了“吉水中全榜”的典故。

永乐时期的第一场殿试中,全国四百七十名进士,江西人占据一百一十三人之多,在一年科举考试中,状元,榜眼,探花仍旧被江西人“包饺子”,全国前十,江西占据五个名额。

正是如此,亦有了“吉安府自古多状元,江西省自古多进士”的佳话。

泰和县,受吉安府所辖,因地处吉泰平原,故而这里适宜农业生产,致使很多子弟可以通过读书谋取仕途。

尹家村,一个远离县城的小村子,但这里地处平原,辽阔的田野处处有勤劳民夫正在忙碌的身影。

在村口的那片松林中,竟然出现一座颇有规模的书院,书院门前悬着“青松书院”匾,里面传来了孩童的朗朗读书声。

一个肥胖的小老头乘坐马车匆匆而来,脸上显得十分焦急的模样,从马车下来便一头扎进书院里面。

当看到自己姐夫在这里的时候,当即便哭丧着脸求救道:“姐夫,还请救救我!”

正在背诵的学生被打扰,不由得面面相觑起来,而后齐刷刷地望向端坐在前面的先生。

尹直头戴一方儒巾,身穿一件跟道教法袍相似的氅衣,宽袍大袖,腰间挺直,宛如是世间最标准的教书先生。

此刻正在这里监督学生温书,看到突然闯进来的妻弟,不由得微微蹙起眉头,心里并不喜欢自己教书被打扰。

在交代自己得意弟子严默后,便将自己的妻弟带到旁边的值房中:“你何故如此慌张,究竟怎么回事了?”

“姐夫,你一定要救我啊!”严肃的眼睛噙着泪花,显得满脸乞求地道。

尹直认真地打量自己的妻弟,显得十分郑重地表态:“我虽在官场还有一点人脉,但若是作奸犯科之事,你还是请回吧!”

他尹直是天生的神童,年少便中得秀才,那时可谓是意气风发。在江西乡试顺利高中后,更是成为名震江西的天才举子。

景泰五年,在会试中高居第二,时年仅仅二十三岁。

虽然在接下来的殿试排名并不高,但凭借年龄和会试第二的排名,加上自己的面容有南方人的秀气,得以借助庶吉士的身份进入翰林院。

在当时,他如果知道这条人人羡慕的储相之路会如此艰难,他绝对会选择放弃进入翰林院的机会,哪怕是要被外放地方知县。

三年后,他成功留在翰林院出任翰林编修,成为一名清贫的翰林官。

历经十几年的翰林官生涯,虽然他没有混得帝师的身份,但修《英宗实录》有功,后得到宪宗的赏识。

就在官场中人都认为自己是可有可无的时候,甚至认为自己逐渐远离政治中心,但成化十一年那年春,他以翰林院学士超迁至礼部右侍郎。

此次升迁是通过中旨授职,并不是文官集团所崇高的廷推,且自己此次属于超迁,所以遭到文官集团的非议。

不过在翰林院苦熬了这么长时间,他亦是早已经看清朝中那帮伪君子的嘴脸,故而选择跟万安那般走上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