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治大明 第二百八十一章 荒政三策,民声诉天(3/3)

朱祐樘将手中的茶杯放下,嘴角微微上扬。

何乔新其实是在偷换概念,范仲淹的提高米价是为了实现“低米价”,而今民间借贷的高利息则是为了维持权贵阶层的高利润。

哪怕后世懂点经济常识的人都能够明白:高利息只会造成大量的资本涌进金融业,而低息才是刺激经济的良方。

现在权贵们为何还不愿意建织布厂参与海上贸易,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放贷的收益太高,所以都不愿意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倒不是说高利息完全没有好处,完善的放贷体系确实可以解决一些人的燃眉之急,但往往造成借贷者饮鸩止渴。

“何尚书,下官不懂高利息与荒政三策有何干系!只是现在民间借贷明明触犯大明律法,一本百利更是违约太祖的初衷,故此等恶风不可再涨!今我朝迎明君,焉有不治之理?”宋澄有着自己的立场,显得一本正经地回应。

咦?

万安和刘吉不由得望向宋澄,敢情这个黑脸青年还是懂得拍马屁的。

不过事情确实如此,若不是朱祐樘执政,其他的皇帝不说有没有这个魄力,恐怕都发现不了这个顽疾。

朱祐樘深深地望了一眼宋澄,只是仍旧没有表态。

虽然自己想要整治,但放贷的牵扯太大,可以说将整个京城的权贵都牵扯其中。现在最好的做法是由宋澄这种人打头阵,自己则是稳坐后方。

作为一个合格的皇帝,却是不能轻易表态。若有真正的爱国臣子,那就由他替自己向前冲,这样自己才能更好地一击即胜。

何乔新怀疑宋澄连荒政三策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便鄙夷地望向宋澄:“宋府尹,老夫的话其实可以很浅显!你所认为的恶政未必是恶政,你所认为的善政未必是善政,一个政策的好与坏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而是应该由百姓来评价!”

此话一出,刘吉等官员都不由暗自点头,同时认真地打量起这位新任的刑部尚书,确实有几分真材实料。

朱祐樘同样望向何乔新,只是眼睛并没有欣赏。

何乔新虽然已经贵为刑部尚书,但其实他的老爹何文渊当年更要厉害,一度官拜吏部尚书,加衔太子太保。

不过他的父亲何文渊最后的命运比较悲情。在夺门之变后,由于在景泰帝易储诏书中,何文渊在奏疏上写了一句“父有天下传之子”一语。

若是景泰帝一脉传承皇位,那样他自然是从龙的大功臣。

只是天不遂人愿,英宗复位得知此事,当即下令逮捕何文渊,结果何文渊选择自缢保全家。

何乔新守孝好几年,而后重返官场,仕途并没有受到自己父亲的影响,反倒受到怀恩等人的大力举荐。

朱祐樘原本是将何乔新安排在南京养老,只是杜铭受儿子的影响被迫辞官,而心仪的刘忠和陈坤在地方历练还不够,山东总督何琮和辽东总督刘宣现在都不能动。

他跟何乔新其实没有什么交集,由于何乔新父亲是英宗间接所害的缘故,并不是很想重用这个人。

只是天子终究还是要讲一点规则,而今最合适的人选确实是何乔新,加上自己都准备踢掉刘健,确实要补充一个清流来制衡朝堂各方势力。

户部右侍郎吴裕像是何乔新的小迷弟般,眼睛微亮地附和道:“何尚书所言极是!当年人人都以为范文正提高米价是要置百姓于水火,但殊不知杭州城米价很快回落,百姓方能存活下去!今你以为利息过高,但今百姓并无怨言,如此便证明此事不可轻动!”

“百姓无怨言?吴侍郎,你跟百姓离得实在太远了!陛下,臣恳求传召河背村村民余明,听一听底下百姓的心声!”宋澄鄙夷地望了一眼吴裕,而后郑重地请命道。

八月来了,祝大家好运连连!

(本章完)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