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明末 第三百四十九章:新军(3/3)

现在的陈永福可还远远算不上是他们自己人。

「兵权,陈永福拿不走。」

陈望收回了放在陈永福身上的目光,而后将其放在了已经重新变得空荡的校场之上,他没有回头去看胡知义和赵怀良。

崇祯这一次给他的权利实在是太大了,甚至大到营将的人选都交由他来定夺。

当然,明面上仍然是朝廷兵部的任命。

除去一开始那封明面上的诏书之外,陈望其实还收到了一封密旨,一封来自于宫中的密旨。

在密旨里面,陈望得到了密奏之权,也就说他的奏折可以直接上达天听,直接传到崇祯的案牍之前,而不需要经过内阁和朝廷。

密旨之中,崇祯除去将新任营将的决定权,一并交给了陈望,还讲述了一些更为深入的事情。

崇祯的大致谋划,也因此被陈望所知。

密旨中的传达的信息,也解答了陈望心中的所有的疑惑。

崇祯,在历史上一直都是一位饱受争议的皇帝。

他确实勤政,但是他所做的一些事情,不仅没有缓解明朝的危机,反而还加剧的冲突爆发,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崇祯想要解决辽东的问题,因此想出了许多的办法。

到最后,也就是现在。

崇祯完全已经是病急乱投医的状态。

在最初的时候,局势还没有恶化的时候,崇祯还算是理智。

崇祯在意识到自己被文官集团欺骗,丧失了不少对于朝政的控制权后,也做出了一些弥补的措施。

后面在时局越发动荡之时,也知道整顿精营,整顿九边,想要将军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但是文官集团势力强大,而京营问题复杂。

最后也只能是练了上万还算能战的勇卫营,九边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辽镇的窟窿也越来越大。

崇祯也越发的焦急。

加征练饷,其实崇祯心中也是知道就是在饮鸩止渴。

但是崇祯在这个时候,已经是几乎看不到希望了。

在国势每况愈下之时,面对着杨嗣昌递来的救命稻草,崇祯选择了抓住。

而这一次,崇祯将练兵、整顿的权限交下来,就是想要暗中掌握军权。

透过密旨之中的蛛丝马迹,陈望已经将崇祯的想法推测的七七八八。

所以,现在陈望行事更加是有恃无恐。

兵权,陈永福无论如何都拿不走。

所有的营将,都是经过了陈望的甄选,提前都有交换。

而新军的训练方法,完全就是以前汉中军的训练法。

诉苦会和军法官都有设立,在新军七营之中。

基本上军事主官和军法官都是从陈望直接汉中军调拨过去。

陈永福想要干涉影响新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些事情,陈望并没有对胡知义说。

「我之所以派陈永福去,原因也很简单。」

陈望目光转而向北,向着营外的开封城看去。

「如果陈永福足够的聪明,他就应该知道该怎么去选。」

派陈永福领兵去平叛,其实也是一次试探。

如果陈永福老实听话,那么便可以考虑将陈永福后续吸纳成自己人。

但是如果陈永福有自己的想法,聪明过了头。

那么陈永福,也就没有留下来的价值了。

「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洛阳府那边收获如何,这才是现在应该考虑大事。」

陈望重新坐了下来,坐在了麾盖下的阴影之中。

胡知义没有再在陈永福的事情纠结,他无条件的信任着陈望,陈望说没有问题,那就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听到陈望问起洛阳府的事情,胡知义的脸上也是露出了笑容。

「果然如总镇所料,李岩领兵出洛阳奔袭开封,洛阳府内的缴获没有能够全部带在军中,很多都被运入了山林之中。」

「李岩保密做的不错,没有找到多少的知情者,现在只找到了三处万民军的藏金点,不过万民军去时匆匆,还是留下了很多踪迹,只需要花费时间,要找到后续的藏金点不是问题。」

免费阅读.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