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戏三国 初入三国 第一章 初临(1)(2/3)

逝,也是影姑姑告我舅父之事,不然我亦不知有此亲缘”。

“好,既然如此我们快快赶路,好让你与夫人相认”。

终于到了皖城,由于贺齐被封安东将军,防区郡治就在这里,而不忍心见女儿年轻守寡,于是将女儿接到皖城居住。所以如今黄寻直接进入贺府居住,张奂引黄寻从偏门进入贺府。

这时从东苑走来一位半大小子,黄寻一看,心里已然知道这位想必就是舅舅在这个世界的后代,也就是自己的表弟孙秀了。

孙秀走上前来,先向张奂行礼,而后问道:“张师去迎我表兄,今即还府,还请张师引见表兄”。

张奂侧身一让,现出黄寻,对孙秀说道:“这位便是恩主外甥,姓黄名寻,因还未及冠,家中又逢大悲,故未有表字,少主可上前相认”。

黄寻上前行礼,拱手说道:“家逢大悲,举目无亲,辛得影姑姑告之还有舅父之所,潦倒来投,还望表弟顾血缘之属,申孝悌之义,接纳之,不胜感激”。

孙秀忙拱手道:“兄长折煞我也,家母得知父亲还有兄长这门亲属,即吩咐我定要寻到,好生照顾。如今张师即寻到兄长,还请随我拜见家母,以定名份”。

来到正堂,只见孙秀当先拜道:“母亲,张师已迎表兄来见,还请母亲移步正堂”。

黄寻心内突然有点畏惧,毕竟这个人可是能决定这次能不能有个合法身份的决定者。若是她不认我,那如何才能在这个三国乱世立足。要知道有世族这个身份和没这个身份可是天壤之别啊!当下黄寻打起精神,准备直面考验。

这时从里屋出来一位淡妆妇人,约有三十几许年纪。可能因为要操持家务,还要培养孩子,眼角的皱纹已然窝陷,毕竟丈夫在当盛年之时,出海落水,不见音讯。从此要操持整个家庭,而且孙秀毕竟乃东吴宗室,必要应酬达官显贵,还有宗室祖祠。可见一个妇人要独自扛起真是难为了。所以贺齐见女儿如此辛苦,才接来帮扶,不然无法久撑。

黄寻上前叩拜道:“外甥拜见舅母,今家中不幸,遭逢大悲,还望舅母垂怜,收留之”。

贺氏说道:“往日我从未听相公提起还有这门亲戚,还请足下细述其中原委”。

“舅母有命,外甥不敢隐瞒。昔年上巳家母出游,见一池莲花缤纷,遂上前采之。我父正好从此经过,见我母窈窕,欲逑之,遂行张翼德故事,因难以启齿,故而与舅父断了往来。今图穷势孤,前来投靠,还望舅母审之”。

“原来如此,前日孙影来信,言道汝乃我夫之外甥,我还有所疑惑,今日释疑,我已知晓。不知汝父是何郡望”?

“不敢隐瞒舅母,我父在荆州一县中有些田产,后刘备入侵,战乱之际,我父迁入吴中,因缘巧合,得遇家母,又恐母族不允婚事,又南徙交州。如今二尊俱都仙逝,故才来投靠舅母,倚有凭依”。

“那孙影与你有何牵扯”?

“影姑姑找到我,告我舅父之事,让我来投,只此而已”。

“孙影就没与你说,你舅父到底如何”?

“回舅母,影姑姑除叫我来投舅母之外,并无其他言语相告。我实不知舅父之下落”。

“唉,四年之前孙影持相公佩玉前来报信相公亡故之消息,我实不敢相信,如今看来是我执着太过,既然你据实相告,又有孙影之信作保,我便认下你这个亲戚”。

“孩儿拜谢舅母”,黄寻再跪扣头。

“我有点乏了,秀儿带你表兄前去安置吧”。

“诺,母亲还请宽心,孩儿这就带表兄前去安置”。

出了正堂,孙秀唤来管家孙民吩咐道:“此乃表兄黄寻,你快去安置一应事务,好让表兄入住”。

孙民自去打理不提。这时张奂上前来与孙秀说道:“既然表少爷已经接入主家,我也该启程回武昌了。还请少主恕罪,我与表少爷还有些事要商量,请少主成全”。

“张师不多住几日吗,也好让我请教张师道家学问”?

“不了,武昌道观还有事情等我回去处理”。

“好吧,张师请自便。表兄,既然如此,我去看望母亲,你与张师叙话完毕之后,可去找孙民看看可还满意”。

说完,孙秀往贺氏之屋而去。

张奂上前跟黄寻说道:“表少爷,如今你既然得了主母认可,那大家就是一家人了,而且你还是与影姑娘有所关系,你就给我交个底,你知道多少”?

黄寻回忆起孙影介绍的情况,说道:“既然道长问起,我就如实相告。我知道道长名义上是舅父家的祝祷道士,但是却是当年我舅父的左膀右臂,舅父让道长招纳天师道遗徒,建立暗卫,为舅父收集天下情报,以之为舅父建军之耳目”。

“表少爷果然是自己人,本来当年恩主突然出事,我等不知如何处事,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