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李云泽的出行队伍已经离开了京城。
有了前一次的天津卫之旅,这次再度出京遭遇的阻力就小了很多。
实际上李云泽能轻松打破大明上百年的规则,没什么阻力的出京,主要原因在于没人拦他。
紫禁城内的长辈,只有一个老好人的嫂子。
她秉行着不干政的原则,绝对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多说一个字。
朝堂上,曾经的大佬们基本上都被九千岁给咬死咬残。
像是以刚烈著称的杨涟,左光斗等人若是还活着,肯定会拦在城门口宁死不让路。
之后的大佬们,又被李云泽借着九千岁倒台的机会给清理了一遍。
孙承宗等人被派往外地,他们送来劝说李云泽的奏章,都被直接‘留中’,全当是没看到。
剩下的温体仁等人,不是明哲保身就是阿谀奉承,谁敢带头来拦皇帝?
没有了大佬组织带头,小鱼小虾们的动作都可以忽略不计。
徐光启,李国普留守内阁处置国政。
曹化淳,骆思恭留守京城巡查不法。
赵率教,卢象升率虎贲五营京城卫戍。
除非皇太极立刻就打过来,否则内外皆安。
龙骧军主将曹文诏,率剩下的三个营护驾南行。
这次李云泽的目的地,是江南。
与某个只为排场玩乐的辫子皇帝下江南不同,李云泽下江南是为了江南百姓。
历史上七月份的时候,江南遭遇台风袭击。建筑损毁无数,民众死伤数万,灾后更是导致了大规模的瘟疫与混乱。
李云泽来救灾,而且还要顺势整顿江南。
因为没带皇妃宫女太监什么的,行军的速度很快。
上午从朝阳门出发,晚饭之前就已经抵达了通州。
到了第二天下午,就来到了武清。
武清也称河西务,乃是大运河上七座钞关之一。
大运河是大明最重要的商品来往干线,每日里南来北往的各式船只犹如过江之鲫。
毫无疑问,这是一条流淌着银两的大河。
大明全国总共有八座收钱的钞关,除了九江关之外,其他七座全部都在大运河上。
来到武清这里,李云泽当即策马带人来到了钞关。
他没穿龙袍,也没有打出大纛。来到钞关的时候,守关的太监还以为是哪个入京述职的将领。
“参将以上每人一两,参将以下每人二两,货钱不计。”
抬起马鞭阻止想要呵斥的王承恩,随即询问“这武清钞关的过关价是怎么算的?”
守官的太监坐在椅子上,手里端着茶碗懒洋洋的看着李云泽“你是几品武官呐?”
“在下龙骧军第三营都司。”李云泽随口编了个身份“听你所说,武官要缴钱,文官不用缴?”
“你要是龙骧军曹总兵,那你也不用缴钱,过多少货都行,只要给咱家意思意思即可。”
那太监嚼了嚼嘴里的茶叶,再吐在地上“可你一个小小的都司,那就每人二两银子一文不能少。至于说文官,老爷们可都是免税的。麻溜的赶紧交钱,爷还要回宅子里享用。”
都司乃营官,已然是正四品的中阶武将。
可在太监的口中,不比那些把总们强多少。
“原来如此。”
笑容满面的李云泽,示意一旁早已经气的发抖的王承恩“让他把那个茶碗给吃了。”
王承恩此时是司礼监秉笔太监,这就是全天下太监们的老祖宗了。
在皇帝面前丢了这么大的脸,王承恩当即下马跑过去,抬手就是一个大比兜扇过去“小畜生,活腻了你!”
太监被打蒙了,愣愣的捂着脸看着王承恩。
他是魏忠贤时期花钱找门路外放到这武清钞关的,压根就不认识一直在信王府做事的王承恩。
守钞关的太监与税吏们急忙围拢过来,而随行护驾的曹文诏等人当即拔刀前冲。
百余骑兵拔刀围拢过来的威势,吓的钞关众人不知所措。
这还不止,随着曹文诏一声令下,不远处的小树林里当即冲出来数百骑兵,呼啦啦的将钞关这里堵的水泄不通。
钞关众人心胆俱裂,他们知道今天这是遇上大事了!
一口气抽了十几个大比兜的王承恩,这才恨恨的吼“瞎了伱的狗眼!皇爷在此!”
面色平静的李云泽直接策马入钞关“把账簿都拿过来。”
大队人马入关之后,王承恩抓起桌子上的茶碗“小畜生算你倒霉,别说老祖宗不照顾你,自己把茶碗给啃了,别牵连家里人。”
“老祖宗,您,您是...”
“王承恩!”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