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第五章 救人一命(1/3)

后续的安顿问题,东立这边是给提前准备好房子的,李皓单独住一个两居室,宋礼和齐乐怡则合住一个两居室。

不过这也就是暂时的,按李皓的想法,还是打算在稳定之后在东江买个房子,毕竟后面也用得上。

医院这边办理好了入职手续,但李皓并没有第一时间上班,而是跟程院长来到了东江医科大报到,见一下学校领导,正式沟通一下课程安排。

校长和中医药学院的院长都在,其中江校长主要就是露面表示一下支持,然后便离开了。

具体工作还是中医药学院的陈院长来安排,不过这样倒也是正好,至少说话方便多了。

因为上层的中医圈子就这么大,只要想套关系,七弯八绕的总能绕上,这方面在北京的时候,张劲就给李皓理出来了,并帮着打好了招呼。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还是自身实力,否则就算是再熟的关系,人家也未必愿意帮忙。

不可否认,这一世的重生背景终究在某种程度上,给李皓省了不少力。

拿回了课表,在陈院长说有事尽管可以去找她的话语中,李皓离开了学校。

现在离正式开学还有几天,李皓便打算用这个时间,把中医科的事情给熟悉起来。

程院长倒是劝了两句,说李皓这刚来东江,没必要这么急,可以先在东江转转,熟悉一下环境再说。

不过在李皓婉言谢绝了他的好意后,程院长便也没再强求,只让李皓去找郎义宣谈具体工作安排。

至于宋礼和齐乐怡,既然李皓都要投入工作了,他们俩自然也得跟着一起。

东立是综合性医院,它的医院科室和李皓之前所在北中医下面附属医院情况不同。

中医科就是一个科室,下设中医病房、中医专业门诊、针灸专业门诊、理疗按摩专业门诊,而不会像中医院一样,有细化的中医内科、中医外科等科室存在。

因此这个中医科所治疗的疾病涵盖的范围很广,形成了与医院其他科室完全不同的特点。

翻看以往的诊疗记录,无论是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还是到骨折,肺气肿、呼衰甚至是肿瘤,在本科都是司空惯见的。

只不过这里面真正在中医科治疗的很少,只有部分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多种常见病及慢性病会被留下来。

其他的病人都会被分散到各专业科室去,比如心脏病就会分到心脏中心,肺气肿就会分到呼吸内科。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现在中医科即使每天有100多号人的门诊量,但是实际上在这里住院的人却也寥寥无几。

再加上就诊病人的年龄段上也比较偏大,以40岁到90岁为主,并且70岁到80岁居多。

因此现有入住的病人中,就有一部分是纯属过来调养的,可能就是因为在家里血糖或血压突然高了许多,就提出要来住院。

反正中医科这边床位和医护人员都比较充足,因此一般来说也不会拒绝。

甚至到后面发展到,本院的一些职工家属和一些外面单位的领导也更愿意倾向于住中医科,前提是病症不重了。

而由此带来的好处就是相比其他科室,中医科的医患矛盾和医生的心理压力会小很多,整个工作会比较轻松。

至于坏处就也很明了,病人少自然就意味着中医科医生的绩效不高,因此普遍薪资比起其他科室也就要低一些。

同时李皓还发现了一些隐形的问题,比如因为之前缺少应付急症的能力,导致东立一般跨科室会诊和多学科会诊,都很少有中医科参与。

换句话说,就是在东立医院,中医科的存在感不强,有事别人都懒得找你。

而让李皓更为忧心的是,东立的这种情况只怕不是孤例,而是恰恰反应了现有大部分综合性三甲医院的通病,所以中医崛起的路还很漫长。

不过再漫长的路,也总是要脚踏实地一步步走下去的,李皓相信随着气功学的发展,中医治疗急症的能力会达到史诗级加强,后续这种情况一定会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