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列车炮(Schwerer Gustav),别称:多拉(Dora)大炮。是德国克虏伯公司研制的一门800毫米口径攻城火炮,该炮全重接近1350吨,可发射重达7吨的弹药,最远射击距离约为47千米。
1942年初,制造完成的这门超重型巨炮,被用克虏伯家族的“古斯塔夫”前缀名命名,希特勒本人和军需部长斯佩尔出席了验收仪式,随后以700万帝国马克被军方购买。它的炮管长达32米,火炮在战斗状态的全长达53米,高12米,全重1488吨。这样的庞然大物在装配、运输和射击试验时遇到极大困难。在试验弹道性能时,装弹机还不太完善,只好用一台起重机把4吨重的炮弹吊送到炮身尾部,再用一辆轻型坦克把它猛地推撞到炮膛里。为了把火炮运送到试验场,特地设计了3辆构造特别的巨型运输列车。沿途的桥梁无法承受这样大的重量,列车只好绕过很长的弯路而行驶。到达阵地后,先用2台巨型起重机吊装底座,然后安装炮架、炮管和装弹机构,全部工作由1名少将指挥1400余人奋战3个星期才完成,高矗的巨炮十分雄伟壮观。为了预防苏军飞机轰炸,阵地四周部署了高炮部队和警戒飞机,大量步兵、巡警和警犬在周围10千米内日夜巡逻。一旦发现敌机轰炸,立即由化学兵施放烟幕掩护。参加指挥、操作、警卫的总人数达到4000人以上。
它的炮弹更是骇人听闻,每一枚穿甲弹重7吨,一枚高爆弹重4.75吨,推进燃料在1.8吨到2吨之间。原计划用来攻击马其诺防线,可这时法国已经投降。苏德战场迫切需要重型火炮,于是“多拉”炮被运到克里米亚。1942年6月,所有包括古斯塔夫在内的所有巨炮集结和准备完毕,准备向着塞瓦斯托波尔发起最终清算。6月5日,古斯塔夫在2台大功率柴油机的驱动下缓缓驶出,参与了对塞瓦斯托波尔的攻击。火炮背后的起重机把7吨重的炮弹送入炮管,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敲响了塞瓦斯托波尔最后的葬钟。这枚炮弹准确落在了苏军阵地,将一大片建筑物和永久性防御工事瞬间夷平,塞瓦斯托波尔的阵地上出现了犹如4个美式足球场一样大的深坑,将苏军精心建造的永久性防御工事直接炸出了内部核心,30米深的防御工事就这么被直接炸穿。紧跟着对白涯据点的攻击,古斯塔夫一炮直接打穿了10米厚的混凝土防御工事,把里面的弹药库引爆。剧烈的连锁爆炸直接把海湾里面的一艘船震沉。从6月5日到6月17日的12天里,古斯塔夫总共发射了48枚炮弹,摧毁了包括“斯大林”、“西伯利亚”、“马克辛姆高尔基”炮台在内的多数据点。其中白崖被完全夷为平地。战后的塞瓦斯托波尔断壁残垣,遍地瓦砾。恐怖如同炼狱。
首战大捷,1942年底古斯塔夫列车炮被派遣到列宁格勒,进入战备状态后又因苏联取消进攻而无所事事,1943年春被调回国内进行维修,直到德国战败被德国工兵炸毁。
700万帝国马克的高昂售价,只是列车炮本身。还不包括各种支持设备:每次运输任务都需动用28辆特种车辆,包括一门装配用的龙门起重机,以及目的地的两辆牵引用的柴油机车。而且为了这一门炮还要消耗大量人力资源,为它服务的1720人中,大部分都是技术一流的工程人员。虽然理论射速是14发/天,最快射速约为4发/小时。可是在实战中的12天里,考虑到由于炮弹的体积、重量巨大,即便有机械动力辅助,装弹速度还是非常慢;而且每次发射都需要大量的数据计算,包括:初速、飞行时间、装药量、温度、燃烧室膛压、距离、天气状况以及燃烧室和膛线的磨损程度……古斯塔夫总共发射了48枚炮弹。而这已经接近其炮管 150发总寿命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