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游戏也太真实了 第297章 过去,现在,未来(2/4)

挨了他一发爆裂箭居然没事儿?

好家伙。

那再来!

毫不犹豫地又是抽出一发价值50银币的爆裂箭搭在了弓弦上,方长正准备蓄力射击,旁边的狂风拍了下他肩膀。

“他们包过来了!”

方长神色微微一变,当机立断道。

“后撤!”

……

404号避难所的B4层浏览室。

墙边的数字屏正模拟着壁炉的火焰,发出令人心神宁静的噼啪声响。

这儿的环境确实不错。

唯一的缺点就是容易让人忘记白昼和黑夜。

楚光今天没有去外面巡视,而是坐在松软的沙发上,翻着从书架上取下的科普读物。

书的名字叫《过去,现在,未来》。

里面提到的一些东西,虽然都只是粗浅的叙述,但仍然令楚光大开眼界。

“早在繁荣纪元第二十年,人联的科研船就探索完了太阳系的全部行星,并开始了南门二的探索计划。”

“直到繁荣纪元第三十年,南门二探索计划已经初步完成,人联第一艘殖民舰成功离港……”

“南门二距离地球得有4.24光年吧。”

“这是掌握了超光速航行吗?”

当视线停在了书中的某一行描述上时,楚光脸上的表情有些怪异。

“……引力纽带?”

根据书中的描述,繁荣纪元时代,人联的物理学家们发现,在两个大质量天体之间存在一条“引力纽带”。

而航天工程师们将其称之为“引力通道”。

虽然在经典运动方式下,航天器不管用什么东西加速,从太阳系飞到其他星系都需要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时间,但如果借助引力通道,航天器只用耗费相对较短的时间,就能在两个大质量恒星系统之间进行“跃迁”。

一般而言,跃迁耗费的时间,与航天器的质量和天体的距离成正比、与天体的质量成反比,有一条特定的公式可以计算。

根据该公式,在太阳系与南门二系统之间跳跃,反而会比在地球与火星之间跳跃更快。

是的,引力通道有很多条。

可以存在于恒星系统与恒星系统之间,也可以存在恒星系统内的各个行星之间,甚至存在星团与星团之间。只不过由于跳跃点的问题,导致几乎99.99%的引力通道即便存在,也没有利用价值。

不过幸运的是,人联的物理学家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不但算出了确定引力通道航向的方法,还总结出了计算跳跃点的公式,让人联利用引力通道进行“超空间航行”成为了可能。

而这同时也为繁荣纪元的延续奠定了基础。

可控聚变解决了能源的问题,而引力通道的发现让太阳系外殖民成为了可能,同时解决了物质和生存空间两个问题。

人类文明也由此迎来了第一次“飞升”,从星际土著朝着星海霸主迈出了第一步。

老实说,这本科普读物,把这段内容写的就像爽文一样。

可能考虑到科普故事的受众是小朋友,那艘航向南门二的殖民舱,简直被描绘成了人间天堂。

至于现在……

更像是渡劫失败之后。

不但“功力全废”,整个人联都神形俱灭了。

楚光现在多少有点儿理解殷方的感受了。

了解的越多,越容易对未来感到迷茫。

“尼玛……”

“这要是早穿越个一百年多好!”

不懂就问,现在喝假酒还来得及吗?

根据《过去,现在,未来》一书的叙述,如果穿越到繁荣纪元初期甚至是中期,只要不自己作死趟休眠舱里搞什么“时间旅行”、“想去未来瞧瞧”,到死也未必能看见繁荣世界的崩塌。

楚光向后翻了一页。

令人遗憾的是,这本科普读物并没有对“引力纽带”进行细致的讲解,就像平行世界的大多数科普读物不会将相对论的推导过程完整地贴上去,只是笼统地将其概括为“从超空间中寻找捷径”。

超空间楚光还是了解一点的,字面意思是多维度空间。

而这也是最令他感到意外的地方。

在“现代物理学”中,力通常被解释为组成物质的粒子和传递力的粒子之间碰撞的过程。在这样的框架下,四种基本力除去引力,都可以被一致的解释和计算,并和实验结果相吻合。

这就是“标准模型”。

也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石。

然而这套模型并不完美,就像牛顿的经典力学无法解释大质量天体的运动规律,这套模型同样存在时代的局限性——无法完美的兼容引力。

于是有人提出了“弦论”,在这个猜想出来的理论框架下,三大基本力被解释成开弦,引力则解释成闭弦。

基于这种猜想,引力能跨越一切维度。

两个世界的物理学似乎连上了?

虽然仅仅只是两套理论中的一条结论。

盯着手中的那一行行描述,楚光猛然间想到了之前在B2层解锁的那些录音,里面提到的关于形态形成场的部分。

“……星团与星团之间可以存在引力纽带,那宇宙和宇宙之间是否也存在着类似的纽带?”

宇宙的质量有多少楚光不清楚,这东西就像石油储量一样,随着勘探技术的进步,反而可能“越挖越多”。

但假设两个宇宙的质量和距离都是无穷大,楚光试着带入了科普读物中提到的那个简化之后的公式,得出的航天器m的质量为无穷小。

换而言之,按照“引力纽带”的理论,即使两个平行世界之间存在着这样的纽带,也无法允许哪怕一粒夸克从中间通过。

但如果是“静止质量为0”的粒子呢?

比如光子。

信息的传递需要载体,而能够交换载体,就意味着信息的传输成为可能。至于这个媒介具体是什么,恐怕只有人联时代的物理学家能回答了。

“连接平行世界的形态形成场搞不好正是基于类似的理论。”

“可平行世界是如何定位的呢?”

楚光轻轻合上眼,消化了片刻刚才吸收的知识。

20点的智力稍微起了点作用。

如果自己不是管理者的话,没准儿能在平行世界的地球成为一名惊世骇俗的物理学家。

至少光是这本书上的内容,如果他更新到官网的资料库,都足以在平行世界的物理学界掀起地震。

搞不好还能那个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