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现在已经是他的棋子了。
在把它们送上前线当炮灰消耗掉之前,他需要对这些家伙进行一些“又快又好”的改造。
“楚光是么……”
人皇微微眯起了眼睛,食指轻轻摸了一下脸颊,那张古井无波的脸上忽然拧起了一丝不同寻常的笑容。
那一拳可真疼啊。
很久没有遇到这么令他兴奋的家伙了……
……
卫府荒原的决战落下帷幕已经过去了一天的时间。
在处理完所有事情之后,楚光回到钢铁之心号上睡了足足十个小时,才让那积攒的疲劳得以缓解。
就在他醒来之后不久,便收到了赫亚送来的体检报告。
令他意外的是,就昨天晚上的那一会儿工夫,他竟然又升了一级,基因序列开发进度从60%跳到61%了。
【
ID:楚光
基因序列:管理者(第七阶段)
等级:LV.60→LV61
——基本属性——
力量:79→80( 1)
敏捷:60→63( 3)
体质:64→65( 1)
感知:62→65( 3)
智力:66→68( 2)
】
“数据仅供参考,说实话,我感觉原来的那套属性换算公式对你来说已经过时了。仅仅80点的力量,是根本不足以打出那种威力的一拳的。”
还在心中算着80点力量到底是个什么概念,楚光放下手中的体检报告,向她投去好奇的视线。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那是以正常人的标准设置的经验公式,而你的身体无论是肌肉的结构还是运动方式,都已经远不同于一般人类的标准。毫不夸张的说,你的存在本身就足以为完形生命体研究项目提供大量的研究样本,我不确定这是否就是人类未来的进化方向,但……这至少是一种可能。”赫亚目光炯炯地盯着他。
楚光相信了她说的话,毕竟这家伙在见到珍贵的研究素材时都是这副奇怪的表情。
就和殷方见到不同寻常的咖啡机时一样。
“完形生命体……么。”楚光看着自己的右手,握了握拳,感受着那汹涌澎湃的力量。
据说那是繁荣纪元生物与基因剪裁技术的圣杯,无数学者与工程师毕生的追求,数以百万计的科研项目与此相关。
只可惜直到那个伟大时代谢幕,这一孤立在视界之外的奇点依旧只是个存在于想象中的命题。
或许404号避难所的初代管理者也是这一领域的专家吧。
毕竟清泉市的生物学家真的多到有点不同寻常了,多一个也没什么不合理的。
“是不是感觉自己和人类的身份越来越远了?”看着陷入沉思的楚光,赫亚调侃了一句说道,“我觉得你倒不用担心,就我观察,你还是挺受大家喜欢的。”
楚光摇了摇头说道。
“我倒是没考虑过这个,我只是在想……开发进度达到100%之后会发生什么。”
“那恐怕只有等到那时候才知道了,避难所的数据库中并没有相关的数据可以参考,甚至连原先管用的经验公式都开始不再管用了。”
顿了顿,赫亚轻轻耸了耸肩膀,语气安慰似的说道。
“不过,别担心,无论到时候你的身上发生什么,无论变成什么样,哪怕长出两个脑袋六只胳膊,你永远都是你,也永远都是我……我的意思是我们心中的那个你。”
她不太擅长说安慰人的话,更不擅长读懂他人的情绪,毕竟她大部分的时间都沉浸在科研中,于是说到了一半又停下了。
楚光微微愣了一下,过了两秒才意识到这家伙居然在开导自己,于是笑着说道。
“你在说什么呢,我怎么会担心这种事情。不过我倒是在想……要是能长一对翅膀出来就好了。”
不过那种事情也太魔幻了。
连骨骼结构和神经分布都彻底改变,在不安装义体的情况下八成是办不到的吧。
“看来是我自作多情了……”罕见的胀红了脸,赫亚用力咳嗽了一声,试图掩饰自己的尴尬。
“那倒没有,”楚光打断了她的话,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诚恳说道,“谢谢,被人关心的感觉还挺不错的。”
“你这家伙……不,不说话的时候还挺……挺正常的。”
看着语无伦次扭过头去的赫亚,还有那隐隐透过银丝的红霞,楚光的脸上露出了几分惊讶。
怪了。
这话不是该我说的吗?
……
【昨日,黏共体联军在十峰山一带的攻势取得关键性的胜利。
位于血山深处的母巢在阿尔法特遣机动队与死亡兵团的联合攻势下最终陷落,深埋于卫府荒原之下的瘤毒也被彻底的割除。
至此,锦川行省受邪教侵蚀的土地已经全部解放!
虽然受到纳果菌丝腐蚀的土壤仍然还在净化中,但彻底根除火炬教会遗留下的腐蚀只是时间问题……
为了防止混乱的种子再次萌发,管理者表示将在卫府荒原上建立联盟的第7座幸存者聚居地“卫府城”,并在联盟的铁路线上增设“卫府城站”。
目前该聚居地的筹建由联盟南方建设兵团负责,更多信息请留意后续报道。
另一方面,在联盟管理者楚光的倡议下,黏共体提出第6号决议,与会各方将在会上探讨对火炬教会战争中阵亡将士及其家属的抚恤事宜。
目前阵亡士兵的名单正在统计当中,但受限于各幸存者势力通讯技术参差不齐,以及户籍管理水平有限等等客观原因,该工作恐怕需要耗费不少时间才能完成。
除此之外,由于“兽王”的战败,驻扎在十峰山上的变种人部落陆续南迁。
自从一个多世纪前,第一支变种人部落游荡至当地定居以来,这是十峰山首次彻底摆脱变种人的威胁。
当前企业第100号山地师1团已经开赴来山驻扎。
考虑到海涯行省当地情况之复杂,军团、企业以及学院均表示会向前线派遣更多增援。
不过受限于战线宽度、后勤容量以及多方面客观因素,北线战场所能承受最大投入兵力恐怕不会超过20个师。
军事分析专家认为,北线已经成功打开突破口,整场战争的下一个转折点或将在南线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