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明 第三十二章:刀在我手,谁敢言不?(2/3)

郭英贤的一张老脸也微微泛红,他大笑着对张诚说道:“大将军不必远送,咱这就率儿郎们回镇城,给大将军打头阵,将镇朔府收拾得妥妥当当。”

张诚一把拉住了他,沉声说道:“老哥哥,这可使不得……千万使不得嘞……”

他策在碧骢驹上,一脸凝重的神情看着老将郭英贤,猜不透他这话究竟是何用意?

“万万使不得!”

张诚再次强调了一遍后,又接着继续对郭英贤说道:“老哥哥,杨帅在辽东奋战奴贼,为国鏖战,英勇捐躯,如今尸骨未寒,我怎好请杨夫人这时就迁府腾院呢!”

郭英贤面上满是不解之色,看这样子似乎并非装出来的,只听他说道:“话虽如此,可大将军接任总兵一职,不住在镇朔府上,却又住哪里?”

张诚看他确非装装样子,一时也拿不透他此刻提起这番话,到底何意,不过见招拆招,一向都是他的惯用伎俩。

“这个好办。”

张诚继续说道:“家叔在镇城原有一处老宅,而今闲置已有年余,稍作清理,便可住人,我这次回镇城,就住在老宅便是了。

何世辉一直留在镇城,为我看护老宅,你只需往城北胡思旺的庄里寻他,将本伯意思转告即可,他便知是何意了。”

郭英贤闻言一愣,旋即又道:“话虽如此,可大将军才是宣镇总兵,自当住在镇朔府,怎后又回老宅去住嘞?”

“就这般定下啦!”

张诚斩钉截铁地接着说道:“你也无需多言,但只按我的吩咐去做,便是啦。”

“喏。”

张诚最后又催促他道:“去吧。是时候开拔啦。”

郭英贤点了点头,转身又对吴志忠、张国栋等人抱拳喝道:“各位将军,俺老郭先行一步,在镇城摆下酒席,给诸位接风洗尘嘞!”

他拨转马头朝着标营骑阵奔去,策马在阵前振臂高呼:“勇毅军……”

“万胜……万胜……万胜!”

“永宁伯……”

“万胜……万胜……万胜……”

又是一阵热烈的呼喝之声,顿时响彻云天。

望着随标营骑兵缓缓远去的烟尘,张诚在心中仍回想郭英贤适才的那番话语。

其实,郭英贤所言并没有错处,张诚如今已经是宣镇总兵,若是前往镇城任职必然要入住镇朔将军府。

可张诚却是不忍心这个时候,请杨夫人于守丧期间,还要为了搬家挪院之事烦心。

若真如此,非但他自己心里过意不去,还会因此而留下一个欺负孤儿寡母的恶名,这也是张诚所不愿意见到的结果。

更何况说一千道一万,都只是一处宅院而已,在别人的眼中那个地方或许也是权力与身份的象征,可在张诚眼中却更相信自己的实力。

“刀在我手,谁敢言不?”

这句话才是永宁伯张诚内心中真正的独白。

…………

眼瞅着年节就要过去,而且张诚这边也收到京里传来的消息,皇上任命的勇毅军监军太监边永清,也将在近期离京前来宣府赴任。

边永清,字震圉,号玄隐道人,大明保定府满城人氏,他在熹宗天启年间就已任乾清宫管事,后来在崇祯年间又多次出任分守太监,更曾监视西协,出任忠勇营提督太监。

不过,此人似乎与其他大多数太监有所不同,心性较为淡薄,对于权力和金银的痴迷并不强烈,在崇祯年间可以说算是为数不多的好太监。

据存世的《崂山志》中记载,边永清在明亡之后,并没有像杜勋、杜之轶等人那般,献城投降了自己的敌人。

边永清逃离战场之后,便即来到了崂山弃家入道,并改名做边静宁,做了崂山王哥庄修真庵里的住持。

另据《崂山碑刻》上的记载,边永清大约在康熙十年前后去世。

海阳县进士赵似祖曾写有《边道人歌》古诗一首,详述了边永清的一生,其中有诗句为“我闻边道人,明季之内使。龙髯飞上天,侧身莽无地。爱偕四宫女,黄尘苦巅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