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装悬疑剧开始 第411章 石灰吟(2/3)

“道理非常简单,要说华夏人对哪段历史最为遗憾?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岳飞岳武穆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杀掉,我想很多人都和我一样,看到这段历史的时候会忍不住扼腕叹息吧?但恰恰越是天大的遗憾,弥补起来就越是爽到飞起,李浔这次是明摆着要弥补华夏人心中这道永远的痛啊,大家等着看好戏吧,后面北伐肯定相当精彩!”

这位网友言之凿凿的预测后就开始志得意满地等待网友们的评论,同学心里已经做好网友们质疑他是先看的后面剧情,这才装模作样地来分析剧情。

对此他确实有些遗憾,因为网友们真要是这样质疑的话,他还真没法证明自己,因为《明朝那些事儿》不是连载网文,因而后面的剧情根本就不需要任何人预测,大家往后一翻就看到了。

“要是每天连载一章就好了!”

就在这位网友发出如此感慨的时候,网友们的评论回复开始爆发了。

“我们相信你,这些真的都是你自己的分析,不是提前看了后面的剧情。”

“分析的非常有到了,以后别分析了。”

“李浔:‘笔给你你来写!’”

“别说,李浔要是真这么写的话那还真挺爽的,可惜李浔怎么会这么容易就让人猜到自己的真实想法?”

这位网友一看,心里不免“咦”了一声,心说:“猜错了?”

急忙一翻后面剧情,发现后面李浔的写的和自己猜测的,几乎完全不同。

没有朝廷南渡,没有岳飞式的武将,没有比宋高宗高明皇帝,而是一个文臣站了出来力挽狂澜,这个的名字就叫“于谦”!

“建议南迁之人,该杀!”

这是一个将文天祥的画像挂在书斋里日夜膜拜的人,教书的先生问他为何如此,他说自己将来要做文天祥那样的人。

“殉国忘身,舍生取义宁正而毙,不苟而全。”——于谦!

这是他对文天祥的赞叹。

“拔剑舞中庭,浩歌振林峦!丈夫意如此,不学腐儒酸!”

作者还是于谦,作于赴京赶考时。

权倾朝野的王振陷害于谦,所有人都劝于谦多少送点礼物做人情,却都被于谦严词拒绝。

“绢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两袖清风。”

没有于谦的世界,少了一个成语,如今李浔用一部《明朝那些事儿》,将这句成语还给了华夏。

华夏民族,每当国家出现危难之时,总有一些人挺身而出,为国效力,这样的人,我们称为英雄。而今天这位力挽狂澜的英雄不是别人,正是于谦。

“京城,是天下的根本,如果就此迁都,大事必然不可挽回!难道诸位忘了宋朝南渡的事情吗?”

于谦的一声怒吼震醒了惶惶不可终日的许多人,一个个重臣开始站出来支持他,主战派终于占据了上风。

随后,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筹划京师防御。

但还有一个麻烦,皇帝还在对方手里,朱祁镇无足轻重,但皇帝的这个名分却重如泰山。

但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再立一个皇帝。

立谁呢?只能是朱祁钰,问题是朱祁钰不想接这个烫手山芋,可国家危急时刻,怎能由着你不接?

然后朱祁镇就成了一个过期皇帝。

接着于谦开始他的防卫计划了。

“自即日起,奉命征调如下部队赴京守卫。”

大臣建议一把火烧掉储存在通州的粮食,因为敌人的骑兵已经迫在眉睫,通州距离京师又有一段距离,此时组织民夫运粮风险极大,粮食落在敌人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好好的粮食竟然要烧掉,尤其是京城马上就要面对长期被围困的这种可能的时候,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